日本時代師範體系簡介

 這篇是為了要介紹我故鄉麻園的第一位小學校長廣澤義秀先生,因為內容稍微長了點,決定拆成獨立篇章,有興趣了解一點日本時代教育體系的人,再來看這篇即可。


還必須提醒的是,下面提到的「教諭」、「訓導」都是日本時代、老師的正式官銜,以前簡單介紹過,連結在這裡: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204592494426035&set=a.1751093530861.96287.1044555663&type=3

========================

日本時代初期,培養老師的學校只有一所,叫做國語學校。全稱應該是「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國語學校裡面設有「師範」、「中學」、「國語」、「實業」四個部。其中的師範部,就是專門在培養學校老師的。

這邊只談師範部。

師範部分為甲乙兩科,甲科以培養日籍「教諭」為主旨,乙科以培養台籍「訓導」為目的。

後來師範部又拆成兩個部: 小學師範部跟公學師範部,因為日本時代的學校分成兩種,「小學校」專收日本小孩,「公學校」專收台灣小孩,所以就針對這兩種學校的師資培育,分成兩部。因為「小學校」只收日本小孩,所以小學師範部就只收日本人來培養成老師,畢業之後好分派去教日本小孩。

而公學師範部還是分為甲乙兩科,甲科只有日本人可以唸,修業一年,乙科只有本島人可以唸 ,修業四年。公學師範部畢業之後就分派到「公學校」去教台灣小孩。

之所以會這麼複雜,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起初台灣人完全不會說日語,日本人完全不會說台語,所以一套制度就必須變為兩套。我還是把它簡化了說的,其實「國語學校」之外,一度設有「師範學校」用來培養台灣人當老師,只是「師範學校」曾經關門收攤,後來「國語學校」又改稱「台北師範學校」,這個台北師範學校就是現在國立跟市立台北教育大學的前身。

前面說「日本時代初期培養老師的學校只有一所,叫做國語學校」,我是簡化了講的,不要被我誤導,日治中期就沒有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了,全台分設台北、台中、台南三所師範學校,直屬台灣總督府。

我們常常會聽到說「日本殖民政策歧視台灣人,從學校制度就可以看出來」。我覺得這種說法太過簡單。「歧視」是後來造成的結果,並不是教育制度設計最初的本意,如果一開始就把人數少的日本人跟為數較多卻一句日語都不會的本島人放在一起用日語上課,你覺得可行性如何?

千萬不要問我一個傻問題:那就用大多數人會說的台語上課就好了,少數服從多數,一套制度簡單搞定!你當殖民主都是吃素的,她沒滅你台語,很不錯了。

所以,一開始的制度設計是分開的,是針對當時情況的設計,後來制度一直在朝合一方向走。(最終就被罵成是居心不良的皇民化了,分也要罵,不分也要罵,這種矛盾心理,連當時台灣人自己都查覺到了)

台日教育分制所造成的歧視後果一直無法抹消,在日本治理台灣期間一直是台灣人嚴重的心理傷痛之一,沒想到這個傷痛竟然被國民黨治好了。

戰後,不管多麼痛恨日本老師、同學的台灣人,都懷念起那一段互相傾軋、排擠、嗆堵、幹譙、甚至大打出手的美好年代。
限制出國的那段時期,台日師生、同學們,用信件互訴思念,爲過去的歧視與抗爭而彼此道歉、尋求原諒;開放出國觀光以後,學生們組團去九州探望老師、開同學會的,絡驛於途,日本老師、同學受邀來台叙舊憶往的新聞,每每成為報紙地方版的溫馨篇章。

接下來,介紹我故鄉竹北麻園的首位學校校長廣澤義秀先生,1915年畢業於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公學師範部甲科:
https://moahng.blogspot.com/2021/01/blog-post_81.html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皮膚白皙的麻園人,你可能有道卡斯族血緣

麻園的新時代將要來臨了

麻園曾經顯赫一時、稱霸一方 !!! 解答百年疑惑的蔴園古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