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住在麻園的日本人

 日本時代統計資料庫實在是寶庫,有關麻園的資料能找到戶口資料,農業資料以及教育資料。


我已經把麻園的人口統計資料整理出來如附圖。


客家朋友們如果有興趣,可以看一下1932-1934年間的客家住民資料。當時麻園客家人有十一戶人口約一百人。


因為數據分析是很無聊的事,所以還是先來談有趣的部分。1916這一年有一位內地日本人住進麻園,他應該就是蔴園分校兩位老師當中的日本人,廣澤義秀。


第二年,1917年,我猜是廣澤老師結婚了,多了一位日本女性住進麻園,直到1920年才遷走。根據台灣總督府職員錄,廣澤義秀就是在1920年離開麻園的。所以廣澤老師結婚,(或者把妻子接來同住),然後又一起離開。


而第一位日本女性老師,後藤靜枝於1919年才來到麻園,但她並沒有在麻園落腳,所以日本女性住民人數並未增加。


1920年,日本籍住民變成兩位男性,其中一位可以肯定就是接手廣澤老師職務的鰐部優三老師,另一位就是個謎了,因為這一年麻園公學校的老師當中,只有一位日本人。


1920年之後資料從缺,1922年之後麻園公學校遷到新社去,從此之後麻園大概就沒有日本人定居了。


1932-1933年間麻園遷入一位平埔女性,因為1934年就不見了,也許不是嫁進來,否則很難解釋他為何只住了兩年,離婚?那個年代可能性不大;死亡?那就悲劇了。所以我寧願相信她是搬進麻園暫居,兩年後遷離。


日本人來台第十年,麻園就開始有人口統計資料,即使在戰爭期間依然有,資料一直出版到1944年。我相信即使是日本人明知要離開的1945年也還是有統計資料,只是交接給統治手段低劣落後的國民政府之後,台灣就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了。


1920到1932年,以及1940到1943年間的資料從缺,資料是有,但沒有細分到麻園這種基層單位。


日本時代的人口並沒有如我所預期的大幅成長。日本人離台之前大概是維持在八十戶,六百人。



大清帝國時代的資料明顯有問題,如果略估1886年是一百人,20年內增加了四百人,變成五百人,成長了四倍,這如果是事實,其中一定發生過甚麼大事才能引發眾人遷入麻園,但我很懷疑這種可能性,比較可能的原因是大清政府的人口統計有問題,把總人口數給低報了。


我們不難想像支那人謊報數字的情形,這種為了取得行政績效而謊報數字的情事,一直是支那陋習。直到現在都還是如此。



日本人離開之後到2015年,經過70年,人口增加了大概一千人,成長不到兩倍,如果考量到醫學技術進步,健康保險普及,70年才成長兩倍。由此即可知道大清時代人口數字之完全不可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皮膚白皙的麻園人,你可能有道卡斯族血緣

麻園的新時代將要來臨了

麻園曾經顯赫一時、稱霸一方 !!! 解答百年疑惑的蔴園古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