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17的文章

驕傲!麻園在一百年前就有學校!( 1916-日本大正五年)

圖片
很多麻園鄉親以為,麻園在戰後的1960年(民國49年)才開始有現代化學校的成立,這是錯誤的歷史認識。麻園的第一所學校設立於1916年,也就是日本大正五年。注意喔,2016年就正好滿一百年。(精確日期是4月1日,參見下面的《臺灣總督府府報》, 資料跨了兩頁,我把次序倒過來貼) 阿公跟我說過,麻園國小的現址在日本時代就有學校設立在該處。可是我知道豐田國校麻園分校的設立是戰後的事,我大舅是第一屆畢業生。我自己是第十七屆,所以,我始終對日本時代麻園設有一所學校的說法感到很疑惑。一直到2013年找到下面那張圖裡的資料,才解開這個疑惑,證實阿公所言不虛。 前兩天發現,蔴園庄於大清帝國在台的最後幾年(1894年),與頭前溪南岸的水田、湳雅、舊社等庄劃歸為同一行政區「竹塹堡北廂」。後來日本人把行政區做了整合,蔴園庄改為竹北一堡轄下。 我猜,大概因為麻園與水田、湳雅、舊社有這樣的歷史因緣,所以麻園的第一所學校就是從樹林頭公學校(今日的新竹市北門國小)分出來的蔴園分校。 根據麻園國小校史的說法,這所分校位於現在麻園國小所在地,後來,這所分校遷移到新社去,變成了現在新社國小與竹北國小的前身,因此與現在麻園國小的校史反而搭不上線,因為現在的麻園國小是從豐田國校的分校開始算起。不過,從麻園在地人的角度看,蔴園公學校確確實實在百年前設立於麻園,當我們說麻園在一百年前就有學校,絕對不是夸言,甚至是應該讓每個麻園鄉親都知道的。 下圖取自1916年(大正五年)臺灣總督府職員錄,新竹廳第222頁。 蔴園分校成立當時只有兩名職員的編制,可見當時這所分校的規模很小。(樹林頭公學校本部有九名職員)。 蔴園分校的第一年職員兩人: 廣澤義秀 福岡人 蔡福賜 本島人 蔴園分校成立四年後,也就是1920年,獨立為蔴園公學校。又經兩年,1922年遷到新社改稱新社公學校。所以這所學校留在麻園的時間只有短短六年,在麻園鄉親的記憶裡就有點淡薄。從1922年之後一直到1960年豐田國校在麻園設立分校,這之間長達38年,麻園地區都沒有任何學校。日本時代在這裡設有學校的說法,讓我感到困惑,也就是這38年的斷層所致。 我一堆公字輩的長者小時候上的學校,並不是蔴園公學校,很可能是時間點不對。他們很可能是在月眉公學校就讀。我聽三叔公說過他們小時候上公學校是要涉溪的,我竟然忘了要...

皮膚白皙的麻園人,你可能有道卡斯族血緣

圖片
有關麻園人的平埔族淵源,我大概會以此篇暫時告一段落。 我前一篇已經大膽推測說,麻園人大概與平埔族沒有什麼淵源,這是從麻園開墾的歷史觀點得來的。因為1749年時,呈報官府說要開墾麻園的地主是平埔族,但實際入墾的卻可能是漢人,(這裡我就略過許多很難懂的歷史名詞),所以,從開墾史看起來,麻園人的主要組成應該是漢人。(這不是定論,只是我根據史料所做推測) 請注意,這不代表麻園人全無平埔血統。因為從土地開墾歷史裡面,是完全看不出婚嫁關係的。如果有來自母系的平埔血統,除非去翻日本時代的戶籍謄本,否則是無從查起的。你們家祖譜也不會寫的。 曾經有人提醒我,不要從體表特徵去判別平埔血統,因為會造成族群刻板印象。 這一點我同意,但是我對道卡斯有份深厚的眷戀感情,所以我才不管什麼刻板印象,如果有那麼一絲絲可能,我都要喚醒你體內的道卡斯靈魂與熱血。 所以我要提醒有下述體徵的麻園人,儘可能去申請日本時代的戶籍謄本做確認,這些體徵是根據我所認識的新社錢姓人家而歸納的,新社平埔在古早時代有七大姓: 衛、金、錢、廖、三、潘、黎。我其實還認識有廖姓、黎姓,很「巧合」的是他們都有下述共同體徵: 皮膚白皙,五官立體而分明。簡單講就是男的帥、女的白皙漂亮。 皮膚白皙這一點是最特別的,那種白甚至不像是東方黃種人應有的,已經是接近歐洲白人了,是粉嫩水潤的那種。 先介紹一位道卡斯的朋友給各位認識,他來自南投埔里,道卡斯族分布很廣,後來四散各地,包括南投埔里,這是 他的FB ,很「巧合」的是,他的白皙粉嫩,一如我從前對錢姓、廖姓、黎姓同學的印象,我還記得麻園人裡面也有好幾位帶有這種粉嫩白皙,我就不說是誰了。 下圖來自中研院的一篇學術論文,不是古地圖,是近代學者根據研究資料畫出來的。 這張圖要這樣看,藍色粗線叫做土牛溝界,土牛溝西邊綠色的土地是准予漢人報墾的漢墾地,土牛溝東邊的灰色是平埔族的社地。有兩塊地例外的出現在土牛溝西邊,屬於竹塹蕃的社地。麻園就在其中。 更奇特的是,麻園跟溪州又被歷史學者分類在一個特殊的屬性,叫做漢墾地。平埔族土地裡面的漢墾地,跟其它綠色的漢人報墾的漢墾地是不一樣的。 我特地把相關的文字解釋也貼上來,我知道裡面寫了一堆歷史專有名詞,大家看不懂。你只要知道麻園雖然是平埔族土地,開墾者卻是漢人,這樣就夠了。文字裡面的「漢大租」就是這個意思。 ...

歷史上有記載的漢人進入麻園,是誰家祖先?

圖片
麻園的開發始於1749年平埔道卡斯族從舊社北遷,但是現在麻園人與平埔的連結到底有多深? 這是我最近一直在研究的問題。 我們先來看看,歷史上有記載的漢人是何時進入麻園的? 目前為止我所找到的最早記載是1761年,來自廣東陸豐的五個客家人,徐立鵬及其長兄徐瑞鵬,堂兄弟徐坤鵬、徐翔鵬、徐道鵬。 我得先聲明,這是史有記載的,不表示他們就是第一批。 麻園人對這幾個名字大概很陌生,麻園也有徐姓客家鄉親,但我並不知道徐家跟他們的淵源如何。如果你有朋友是新豐地區的徐姓客家人,你問一下,他們或許都聽說過徐立鵬。因為徐立鵬是新豐徐姓宗親的開台祖。 有關徐立鵬的故事我並不想詳細介紹,我只節錄有關麻園的部分: 徐立鵬,陸豐縣人,約生於乾隆9年(1744),因原鄉地少人多生計困難,約當乾隆26年(1761)時,隨長兄及堂兄弟等四人結伴渡海來台,於舊港登陸後,在竹北麻園耕種並兼營生意多時,才轉到新庄子,並於乾隆40年(1775)以七千五百兩劍銀買下堂兄宗鵬在萃豐庄遺下之庄業。 徐立鵬來麻園的時候才十七歲,這年道卡斯人已經在麻園開墾有12年了,所以很明顯,徐立鵬等人來麻園,就是當佃農,歷史上有一個正式名稱叫做「現耕佃人」。 徐立鵬在麻園待了多久,歷史沒記載,只提到他轉往新庄子,最後他承購另一位堂兄徐宗鵬的翠豐庄產業,而在新豐地區立足發跡,這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這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當徐立鵬承購堂兄的翠豐庄產業時,他們所簽署的買賣契約裡面,竟然也提到麻園: 「立杜賣盡絕根庄業契人兄嫂范氏、男福壽等,先年有承翁父遺下明買汪仰詹萃豐庄眩眩埔、造船港、大溪墘、麻園、船頭等處庄業。...,」 這段文字的意思是說,包括麻園在內的翠豐庄產業,是徐福壽的翁父(阿公跟爸爸)所遺下的,史料上記載是徐福壽的阿公徐啟香向汪仰詹購買的。 (註: 汪仰詹是墾號,不是人名,墾首人名叫汪淇楚,泉州人) 所以按這份契約看來,史上第一個涉入麻園拓墾事業的漢人,其實應該算是汪淇楚,因為包括麻園土地在內的翠豐庄產業原本是在他手上的。只是,我們找不到汪淇楚來麻園的歷史記載,其實汪淇楚做為一個業戶之首(「業戶」又名「墾戶」,現代術語叫土地投資公司,或土地開發公司),很可能根本就沒來過麻園,真正開墾的都是被招攬來的「現耕佃人」。這一部分是歷史之謎,但並不是很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

麻園歷史的第一年--1749 (大清乾隆十四年)

圖片
你知道麻園的歷史起於什麼時候嗎?誰是第一批進駐麻園開墾的人呢?這一篇告訴你.... ====== 麻園橋下那一條大圳的名字叫做翁厝圳,根據《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256頁(參見下圖),翁厝圳的開築是在乾隆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750年,開築者是「翁貞記?」以及「竹塹社番」。 這裡有個疑點我要說明一下,「乾隆十五年」這個年份怎麼來的? 這份資料來源是《新竹縣采訪冊》,我查找過,很抱歉,我沒找到有關這個年份的記載。 但是,我覺得這個年份是可信的。而且很高興跟各位分享,在查證過程中,我也得知了麻園歷史的亮光始於何時。 我們常說「台灣四百年史」,因為荷蘭人來台灣是1624年。(其實還未滿四百年,快了,391年) 荷蘭統治38年之後,1662年,荷蘭人走了。接手的鄭氏王朝只統治了21年就垮了,那是1683年。 你如果想找1683年以前的麻園歷史,是很困難的,除非有什麼考古挖掘。(我相信是挖不到甚麼東西啦,各位還是死了這條心) 1683年之後,就是大清帝國時代的漢人拓墾了,這一部分歷史很精彩,但是我還沒摸熟,而且也跟麻園無關,所以我就不提。我只能指出一個很有趣的地方,你如果去翻翻漢人開發新竹地區的史料,你應該找不到漢人進入新社、聯興(溝貝+馬麟厝)、麻園地區開墾的資料。是的,我有十足的把握,你找不到「漢人」入墾麻園的資料。 竹北北邊的新豐,西邊的舊港,西北的貓兒錠、大眉,都是在雍正年間就被漢人開發了,大概是172X年到173X年間。可是你就是看不到他們進入白地粉、麻園、新社的「報導」。當時的麻園是甚麼樣貌呢?我們只能想像,想像的畫面大概會是這樣: 當時的麻園是荒草、雜樹、梅花鹿、羌,以及偶爾出現道卡斯族人在其間出沒打獵。(如果你有興趣,參看 三百年前的竹北平原長什麼樣子? 做為想像的基礎。) 是的,完全可以肯定,1749年以前,麻園村還沒有人居住,只有道卡斯祖先會來這邊打獵,這裡完全是洪荒時代。 為何麻園及鄰近地區這麼一塊肥美之地,漢人卻遲遲不進入開發呢?倒不是他們怕被道卡斯人「出草」,我個人猜測(當然也不是亂猜啦),到了雍正時期,道卡斯人已經很弱勢了,漢人根本不會怕。漢人之所以不進入麻園開發,不是因為不敢,而是不能,因為當時官府明訂禁止漢人入墾平埔人的獵場。竹塹道卡斯人因為平定朱一貴事件(1721)有功,...

歷史大揭密! 三百年前的竹北平原長什麼樣子? (1697- 大清康熙三十六年)

我以前常常在猜想,我的故鄉竹北在三百年前是什麼樣子的。 三百年前的新竹到南崁荒涼成這樣: 1697年郁永河來台採硫磺,他在《裨海紀遊》中寫道:『自竹塹迄南嵌,八、九十里,不見一人一屋,求一樹 就蔭不得。…………非人類所宜至也。』 下面又過了二十四年後的這段描述,說明了荒涼無人煙的原因:  1721年參與征討朱一貴之役的藍鼎元在〈記竹塹埔〉一文說:『竹塹埔寬長百里,行竟無人煙, 野番出沒,伏草莽似伺殺人,割首級,剝髑髏取金飾,誇為奇貨,由來舊矣。行人 將過此,必倩熟番挾弓矢護衛,然後敢行…….."。』     我記得在19世紀外國人旅遊台灣的描述裡,提到他們進入山區時,爲防範當時的台灣原住民(生蕃)獵取人頭,也都聘請有貼身保鑣,不過,外國人帶有獵槍,未必真地怕生蕃,但是當時要進入生蕃領地時,緊張氣氛瀰漫字裡行間,有關獵人頭以及必須聘請熟番帶著弓箭番刀保護的描述,與上面藍鼎元的說法完全一樣。     19世紀的台灣山區尚且如此,1721年藍鼎元這段描述也就不足為奇,合理解釋了當時新竹平原廣袤一片「竟無人煙」。因為當時這裡危險的程度好比有猛獸出沒的非洲草原。     不過我覺得這種「竟無人煙」的描述其實是不太對的,漢人開發新竹平原最早的紀錄並不很確定,大概是1691前後20年間,當時開發範圍沒有跨過頭前溪以北,所以竹北到南崁之間沒有漢人開發是沒錯,但是說「不見一人一屋」、「行竟無人煙」,不表示這一帶沒人出沒,因為這一帶應該都是生蕃獵鹿、獵人頭的獵場,也許在竹北-南崁的這條交通路線週邊沒有任何蕃社,但一定會有蕃人出沒,否則沒必要花錢請保鑣護衛了。 我們可以這樣說,生蕃在竹北-南崁這片獵場出沒的驍勇剽悍,在三百年前的這時候,仍然是深具震懾威力的。這一大片土地的「荒涼」正是當時原住民領有這片土地最強而有力的主權宣示。 往前回推六年,1715年台灣右路營參將阮蔡文巡視北路時,賦〈竹塹〉詩一首,其中說道:「南崁之番附淡水,中港之番附後,竹塹周環三十里,封疆不大介其中‥年年捕鹿丘陵比,今年得鹿實無幾,鹿場半被流民開,蓺麻之餘兼蓺桼‥」 雖然無從檢證當時「鹿場半被流民開」這句話是否是詩人的誇大,但生蕃領地被熟蕃及漢人漸漸入侵,卻也是事實。 藍鼎元寫下「行竟無人煙」的1721年,竹塹社熟...

驚見一張麻園古地圖 ( 1762-大清乾隆二十七年)

圖片
有史以來,麻園第一次出現在官方出版的地圖上,各位猜猜是多久以前的事呢? 這篇有答案.... 找到這張圖,因為太興奮了,就先貼上來再說。這是《乾隆台灣輿圖》的局部,左下角蔴園庄就是了。 不要懷疑,這個蔴園庄指的就是你現在居住的麻園里。 《乾隆台灣輿圖》繪成於大清帝國乾隆時期,精確時日不可考。根據維基百科「淡水廳」條目: 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淡水廳行政區劃新分及加增後,共計一百三十二莊,其中就列有麻園庄。(《續修臺灣府志》,卷二規制:坊里) 所以這張圖不會早於1762年。也就是說蔴園庄在地圖上出現,最早大概是250年前。 這張圖收藏在故宮博物院,下次展出時,各位可要去現場看看啊,會很激動的。我一向主張把故宮文物歸還給支那國,可是這張一定要留下來,我可是寧願要這張也不要翠玉白菜。 大清帝國的地圖製作技術很「寫意」,所以千萬別在精度上挑毛病。 麻園人,你可以儘管大聲說,我們有250年的歷史! 下一篇提到翁厝圳時,我再把歷史的亮光往前推十年。 下面這張是別人加工整理的, 蔴園庄也是在左下位置。

麻園橋下那一條大圳溝叫甚麼名字?

圖片
你家門前或屋後的水溝從哪裡來的? 這裡有答案.... ====== 有誰知道麻園橋下那一條大圳溝叫甚麼名字? 我猜知道的人應該不會很多,除非麻園國小的社會老師有教。 只要去Google Map看麻園的地圖,就會看到這條圳溝的名字叫做「翁厝圳」。 麻園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圳溝,你有沒有想過你家門前或屋後的那條圳溝起源於何處?如果有空你不妨騎著腳踏車去追蹤看看。 麻園的所有溝圳最上游可以回溯到兩個起源,一個是鳳山溪,一個是芎林那邊的犁頭山。 各位可以參看下圖,藍綠兩條分別來自不同的兩個源頭。藍色的那條叫「番仔坡圳」,源頭就是鳳山溪;綠色的那條下游叫翁厝圳,上游叫新社圳,源頭是犁頭山溪。 番仔坡圳往上游走到東華合纖廠旁邊保泰五路口,你到那邊去仔細看的話,會找到番仔坡圳從水防道路下方鑽過去,然後沿著鳳山溪往東,穿過台一線下方,過了水產試驗所才接到鳳山溪。這一帶地名是番仔坡,也是這條圳名稱的由來。 藍綠兩條水圳有一個相交點,就在溝貝新興路邊的水門那裏,但不是很容易看出來,因為路邊有一樹叢擋住了從北邊匯流而來的番仔坡圳。各位比較熟知沿著新興路邊的這條大圳,這條叫新社圳,往下游去過了水門轉往南走就是翁厝圳了,翁厝圳流過麻園橋、白地粉水門、新港橋,最後在竹港大橋出海。 麻園的大小圳溝最初不是來自番仔坡圳,就是一定從翁厝圳分支出來。這兩條水系涵蓋了麻園地區的大小溝渠,你如果有興趣不妨先用Google地圖查查看,實在看不出來的地方,就要去實地踏查了。 今天這篇不想寫太長,下一篇,我就來講一下翁厝圳的歷史,這條圳的歷史可以上溯到1750年,也就是265年前。嚇一跳吧,麻園可不是個沒有歷史的地方喔。相信有看過我這裡文章的人,都會開始對麻園產生一種不一樣的感覺,那種感覺來自於歷史的厚度,也只有出身麻園的人才能夠對這樣的歷史有如此濃烈的感覺。 下圖抓自這個連結,你可以自己去玩玩,可以點選圖左邊的圳名顯示個別圖層: https://www.google.com/maps/d/viewer?mid=z7qJzuYgWLj8.kniiSokphqHI&hl=tw

「蔴」園變成「麻」園?草字頭為何被削掉? (1920-大正九年)

圖片
麻園是如何從「蔴」園變成「麻」園?草字頭為何被削掉? 這件事牽扯到台灣史上一次畫時代的大變動。事情發生在大日本帝國時代,大正九年,1920,距今97年。 (順帶一提,昭和天皇的前一個就是大正天皇,再前一個才是明治天皇,大正天皇登基跟民國元年是同一年,但是大正天皇短命,大正十五年就死了,同年也叫昭和元年,1926) -----------------------------   縣==>廳==>州   -------------------- 日本政府治理台灣,一開始沿用大清帝國舊制來做行政區劃,但是變動得很快,從1895征台到1901,幾乎年年在變,只是變動幅度不大,大致維持三縣一廳。1897年把三縣改為六縣,新竹縣就誕生了,但只維持了一年,又改了回去三縣,新竹縣只活了一歲。這個時期,沿用大清舊制用「縣」來區劃,所以叫做「縣制時期」。 1901年開始之後二十年期間稱為「廳制時期」,這一年全台畫成二十個廳,新竹廳就是其中一個,1909年裁併為十二廳,新竹廳還是在,苗栗廳被併了進來。 大正9年(1920年)開始叫「州制時期」,這一年台灣的行政區域做了一次相當大的變更,不僅在一級的行政單位下手,連最基層的街庄、大字小字都有所變動,動過這個大手術之後,就一路維持到1945年日本人離開,可見其動作之大、影響之深遠。 -----------------------------    地名改正  --------------------------- 1920年這一次的變革,不只是行政區域,還有一項重大的變化,台灣因此被改頭換面。這是臺灣史上一次著名的地名大變動,為了配合新行政區域劃分,許多舊地名被更新,你現在所熟知的很多地名,都是在這一年出現的: 打狗變「高雄」,阿猴變「屏東」,阿公店變「岡山」,媽宮變「馬公」; 錫口變「松山」,艋舺變「萬華」,三角湧變「三峽」,水返腳變「汐止」。 我們新竹這裡也有咸菜硼變「關西」,樹杞林變「竹東」。 我只是舉幾個知名的大例子,事實上,全台從南到北,地名大翻新,族繁不及備載。蔴園因此被去了草字頭,還算是變得很少的。蔴園跟麻園,看起來還是很完整,沒有斷手斷腳(是的,斷頭了),讀音也沒變。 倒是現在各位說慣國語,把Môa-hn̂g唸做Ma-yuan,...

麻園小火車站的歷史鐵證 (1944- 昭和十九年)

圖片
各位還記得我介紹過麻園有一條鐵路經過?還記得是什麼時候的事嗎?我還提到麻園曾經有過一個火車站,大概位置在四鄰的土地公廟附近。 今天意外在楊燁的牆上看到一張1944年東京松榮堂《鐵道交通案內圖》臺灣北部的局部,各位有沒有發現什麼啊? 這張圖證實我的歷史考證是正確的,麻園確實曾經有一個火車站,這個站大概很小,小到我從來沒有聽過任何人提起過。 人家說有圖有真相,新竹上面那條淡淡藍色的鐵道,有溪洲站,麻園站,山腳站.....(不過要特別注意,這張簡圖僅是示意圖,鐵道路線的實際位置要去看我曾經寫過的那篇文章) 如果你沒有看過那篇介紹麻園有一條鐵路的文章,到下面去找找,不難找到。 (我這裡的文章,歡迎你轉貼到自己牆上去,讓你的同學朋友們認識你的故鄉兩百多年的歷史故事。) 原圖位置在此: 楊燁的牆

你一定不知道,曾經有火車經過麻園 (1926-昭和元年)

圖片
第一張照片是站在聯興二街、靠近小甜甜幼稚園這一頭往麻園方向看過去。全長兩公里。 各位有沒有想過,為何這條路會這麼長這麼筆直呢? 我這個年紀的人,十之八九是不知道原因的,比我長幾歲的人應該還有點記憶,像我爸爸那一輩的人就都知道,但可能很久都沒再想起這件事了。 這條路以前是鐵路,於昭和元年(1926年)12月2日開始營運,距今正好90年。而且,麻園不只有鐵路,麻園還曾經有過一個小火車站。 現在的麻園人,很難想像火車在村子裡跑來跑去是甚麼樣子。這曾經是麻園人記憶中的一部分,我就來幫大家回憶一下。 這條鐵路的起點是現在新竹市的巨城購物中心,日本時代這裡是一座糖廠,全名是帝國製糖會社新竹糖廠,這座糖廠建於一百多年前的1912年。鐵路沿著現在新竹市光華二街、舊社大橋穿過頭前溪、沿著溪洲路直到聯興二街,然後在離聯興二街大概百米的橋頭位置,拉出了一條支線,這條支線就是現在的聯興二街。 這條支線進入麻園,就是現在的麻園三路,然後就開始稍往左邊轉向,經過土地公廟一帶,在張姓人家附近穿過現在的麻園二街,經過我家門口(現在這裡建了一座佛寺),然後一直往鳳山溪方向去。在還沒到鳳山溪之前,轉向往北,穿越鳳山溪,往鳳岡、崁頂奔去,直到鳳鼻尾轉往東繞回到新豐波羅汶。這條鐵路支線叫做新竹─波羅汶線,全長18.5公里。 從新竹算起5.1公里處,有一個麻園車站,老實說,我也是剛才查資料才知道這個車站,以前從未聽聞。我用比例尺算了一下大略位置,這個車站應該是在土地公廟附近。 這條鐵路大概是在1970年左右廢止營運的,精確的年份我沒查到。也就是說糖廠小火車在麻園跑來跑去,也有四十多年歷史。我之所以知道1970年左右廢止營運,是因為我爸媽告訴我的一段故事: 當時我是正在牙牙學語的一歲多,有一天媽媽在廚房煮菜,鍋子突然著火,烈焰往上竄,我被嚇到,急急忙忙跑到外面去跟父親報告,我一副驚惶模樣,卻沒辦法說出到底發生什麼事,一邊比手畫腳跟父親說:「phōng-phàⁿ 、phōng-phàⁿ」(膨帕 、膨帕),然後拉著父親回家,媽媽才告訴爸爸發生什麼事。 當然我是完全不記得這件事了,我只記得爸爸說,他當時正在重劃之後廢棄的鐵道旁整地挖枕木。 這段鐵路就經過我麻園老家門口,所以我從小就聽過五分車路,我也看過鐵軌、鐵橋的殘跡,但是印象最深刻,並且有濃厚記憶的當然還是我爸爸,他不只一次說過他...